7月27日晚,“乌衫出棚”——广东省潮剧青衣行当展演活动在省潮剧基金会潮金大厦潮金剧场启动。
“乌衫出棚”——广东省潮剧青衣行当展演活动在汕头潮金剧场启动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立足潮剧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整理、恢复、传承一批潮剧青衣行当的传统剧目,邀请潮剧界老一辈名家与青年演员开展辅导传承以戏带功,调动青年演员学习、苦练基本功的积极性,提高潮剧青年演员的表演水平。旨在为各剧团留下一批潮剧青衣行当的传统剧目,为潮剧青衣行当培养一批后备力量,推动潮剧艺术水平整体提高,为全省文艺高质量发展贡献戏剧力量。
潮剧,作为岭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潮汕人民、广大潮籍侨胞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剩余68%在潮剧艺术中,青衣行当(也被称为“乌杉”)是不可或缺的瑰宝。潮剧里,这类角色多以贤妻良母、贞节烈女为主,其形象非常善良且隐忍,穿戴也基本是深蓝色或黑色的戏衣,投身鬓角缀着素雅花朵,如《井边会》的李三娘、《扫窗会》的王金真、《芦林会》的庞三娘、《铡美》的秦香莲等。姚璇秋、范泽华、郑健英等老一辈艺术家,以端庄的举止、优美的唱腔、细腻的情感,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奠定了潮剧青衣行当独特的特色,为潮剧的发展、潮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潮剧演员现场展现潮剧青衣行单(即“乌衫”)的独特魅力
启动活动中,姚璇秋老师的学生、广东潮剧院二级演员李莉带来表演《扫窗会》片段《你这书生无义》,范泽华老师的学生、广东潮剧院一级演员黄丹娜演唱《赵氏孤儿》的唱段《终见春风桃李枝》,展示了青衣行当的魅力。
随后,共为21位传承老师颁发聘书,聘请他们作为“乌衫出棚”——广东省潮剧青衣行当传承展演活动的传承老师。其中,有88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范泽华、1956年成立广东潮剧团的首批演员、90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谢素贞,有郑健英、陈瑜、陈丽璇、许淑婉、郑莎等老一辈著名表演艺术家,还有郭楠、林鸿飞等老一辈著名导演。
汕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谢彦表示,当今的戏曲传承面临时代课题:经典技艺随前辈老去面临断代风险,青年演员对行当精髓领悟亟待深化,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需架设新桥梁。潮剧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难和挑战。“此次‘乌衫出棚’潮剧青衣行当传承展演活动,是我们守护文化根脉、激活传统基因的生动实践,是对岭南文化、潮汕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有力担当。”
据了解,此次展演活动将于8月25日—26日在汕头举办。届时,演员将表演以潮剧青衣行当为主角的潮剧传统剧目或各团体的保留剧目,突出展示潮剧青衣行当的传统唱腔和特色表演。展演结束后,将召开潮剧青衣行当传承与发展研讨会。
发布于:北京市永华证券-配资论坛线上-配资114平台登录入口-线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